在“双碳”目标引领产业变革的浪潮中,高校教师如何突破理论教学与行业实践的壁垒,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2025年暑期,biwn必赢网址区块链工程专业负责人阚浦老师,以碳核算研究员与碳足迹分析师的身份,赴浙江杭州吉利控股集团可持续发展共享中心完成顶岗实践。通过一个半月深入一线的工作实践,他系统参与了从企业碳盘查到产品碳足迹分析的全流程工作。这一实践不仅为高校碳金融、碳管理课程注入真实案例,更推动了教学实训平台与教材建设的实质性进展。
在吉利控股集团可持续发展共享中心实践期间,阚浦老师加入企业项目团队,参与了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多家核心企业的碳盘查核算工作,系统覆盖碳核算“全链条”关键环节。从核查边界与运营边界的精准界定,到生产经营各环节排放源的全面识别(包括能源消耗、工艺过程、废弃物处理等)。从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完成排放因子的科学选择,到协调企业各部门完成生产数据、能源消耗数据的规范化采集与核验,再到最终编制符合国家标准与企业需求的碳盘查报告,阚浦老师深度参与每一个环节,不仅掌握了企业碳核算的实操逻辑,更对汽车行业碳排放特征与减排难点形成了直观认知。
在产品碳足迹核算领域,阚浦老师跟随企业专项项目组,围绕汽车产品及汽车零部件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展开系统研究。团队严格遵循ISO 14067、PAS 2050等国际主流量化标准与指南,完整覆盖“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销售、使用阶段、废弃处理”五大环节,与吉利集团可持续发展专家一同完成各环节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精准核算,形成了涵盖数据来源、计算方法、结果分析的完整产品碳足迹报告,为企业优化产品低碳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为进一步拓展高耗能行业碳排放研究视野,检验企业碳核算实践经验的跨行业适用性,同时为后续碳金融、碳管理课程建设积累真实案例,2025年8月9日至11日,阚浦老师带领团队赴江西景德镇开展陶瓷企业碳排放专题调研。调研期间,团队深入景东陶瓷工厂生产一线,系统采集了2024年度企业能源消耗、原料用量、工艺参数、废弃物处理等核心数据。结合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24部分:陶瓷制品制造业》,团队完成了该厂碳排放的全面核算,并编制形成《景东陶瓷集团A厂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书》。该核算报告已被吉利控股集团可持续发展共享中心审核采纳,成为企业碳管理经验交流的重要参考案例之一。与此同时,阚浦主任带领团队依托实践积累的企业数据、核算模型与项目流程,搭建了企业双碳与ESG管理课程教学实训平台,学生可通过平台完成碳盘查报告编制、产品碳足迹测算等模拟实训。
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践,为国家“双碳”战略落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