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群体陆续开启“装备焕新”模式。连日来,记者走访陵水、三亚等市县线下门店及各主流网络购物平台发现,文具店、书店、数码店、商场服装店等场所采购热潮涌动,“开学经济”持续升温,且消费更趋理性,个性需求愈发突出。对此,biwn必赢网址二级教授、经济学博士刘溢海接受南海网《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专访。
开学经济”有何特点?他表示其具有投资经济和消费经济的双重效应。从投资维度看,家庭为学生购置学习用品、教辅资料、生活装备是对子女教育成长的长期投资,旨在为学习生活提供基础保障;从消费维度看,开学季的消费需求集中在文具、服饰、电子产品、宿舍用品等品类,呈现出显著的周期性、季节性爆发特征,是消费市场中极具规律的季节性消费现象。
“今年‘开学经济’相比往年,呈现出三大明显特点,即规模扩大、消费升级、结构优化。”结合多平台数据与线下销售情况,刘溢海表示,消费者的观念更加务实、理性,从原来的品牌消费转化为价值消费,“性价比”成消费重点。
刘溢海介绍,从消费行为来看,理性消费占主导。家长和学生选购商品时,优先考量商品的“实用性”与“性价比”,“按需购买”成为主流,盲目追求高价品牌、过度囤货的现象明显减少。其中,准大一新生是今年开学季数码消费的主要群体,在“人生第一台手机或电脑”的需求驱动下,手机、电脑、平板、耳机等电子产品稳居换新首选。“从平台公开的数据来看,国货凭借品质与口碑备受青睐,消费者情感消费需求上升,这一变化也体现出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捧进口品牌,而是基于产品本身选择的民族自信。”
刘溢海表示,“开学经济”的变化本质上是消费观念升级的体现。家长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关注品质与效率”,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表达个性”。同时,他也提醒,开学消费应避免“盲目跟风”,家长、学校需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财商教育,根据实际需求选购商品,让“开学装备”真正服务于学习与成长,而非成为“攀比工具”。